拜登签署命令促美本土生物制造 对A股CRO企业影响有多大?
时间:2025-07-07 09:40:39 出处:焦点阅读(143)
美国的拜登本土生物制造行政命令与芯片制造最大的区别是,它不是签署企业对国外禁止技术转让,而是命令鼓励更多的生物技术公司和相关供应链在美国生产。
美国总统拜登周一签署一项行政命令,促美允许联邦政府直接资助生物制造相关领域。生物生物制造除了已被用于产生癌症疗法和细胞基因治疗药物之外,制造也被用于疫苗、影响有多生物燃料、拜登本土食品、签署企业肥料和育种等领域。命令
拜登表示,促美该命令旨在确保“美国发明的生物生物技术将在美国制造的”。不过白宫尚未提供任何关于可用资金、制造资金来源或分配方式的影响有多具体细节,这些细节预计将于周三在白宫举行的拜登本土相关议题峰会上披露。
尽管美国这项行政命令没有针对任何国家和企业,但已触动资本市场的神经。周二A股开盘后,中国生物制造相关领域CRO企业股价大跌。截至午间,港股(3759)和A股(300759)股价跌幅约13%;港股(3347)和A股(300347)股价分别下跌超过16%和9%;港股(2359)和A股(603259)股价分别下跌15%和10%;药明生物港股(2269)股价下跌近20%;港股(6821)和A股(002821)股价分别下跌13%和10%。
一位CRO上市公司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回应称:“资本市场的神经过于紧张了,其实没有什么影响,但是这加速了企业未来在美国投资布局的进程。”
据第一财经记者了解,以药明生物为例,该公司已经在美国马萨诸塞州建有一个生产基地;此外,公司还在新泽西州布局了一个生物药的临床生产厂。
“目前我们在美国已有一个工厂正在运作,另一个正在建设。”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透露。
生物基金公司Loncar Investments创始人布拉德•隆卡(Brad Loncar)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:“美国的生物制造行政命令与芯片制造最大的区别是,它不是对国外禁止技术转让,而是鼓励更多的生物技术公司和相关供应链在美国生产。”
针对市场的下跌,隆卡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称:“最新签署的行政命令旨在减少美国对海外生物制造的依赖,对企业会有长期的影响。”
CRO企业为合同研发组织,是医药外包服务(CXO)的一种。随着中国创新药产业的爆发,为之服务的CXO企业也飞速发展,承接了海外医药巨头大量的订单。有数据显示,2017-2020年,国内CXO主要上市公司海外收入合计占比从62.7%提升至71%,海外收入年复合增速约34%。
另有数据显示,2020年,药明康德海外营收占比高达四分之三,康龙化成海外收入占比更是达到85%以上,、、海外收入占比也都在70%左右。
隆卡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,可能通过最新的行政命令受益的企业包括美国CRO厂商查士利华(Charles River)。根据研究机构沙利文去年发布的报告,国外头部CRO企业有IQVIA、查士利华、Syneos、LabCorp和ICON等。
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、美国农业部和其他机构为生物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来源。自1950年代美国的研发自助金额达到顶峰以来,美国的总体研发资金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近几十年来持续下降,拜登已经承诺要扭转这一趋势。
猜你喜欢
- 高质量发展驶入快车道:天津、浙江、福建分别举行“中国这十年”主题新闻发布会
- 银河联昌证券:重申百富环球增持评级 目标价为11.40港元
- 华夏幸福:已签约债务重组1186亿元,一产业新城项目终止合作
- 大唐集团控股上半年累计合约销售额120.5亿元
- A股资本地图泰州篇:17家公司上市,市值近千亿,超七成为细分领域龙头
- 猪肉股降温?发改委打出“组合拳”!研究投放中央猪肉储备、严厉打击资本恶意炒作…
- 猪肉股降温?发改委打出“组合拳”!研究投放中央猪肉储备、严厉打击资本恶意炒作…
- 华宝基金李慧勇下半年市场展望:对港股保持乐观态度,关注高股息、优质成长和稳增长主线
- 2022年增值税留抵退税合计已达23097亿元!一图了解哪些行业企业受益